如果要在做无人机的实验室里做无人机通信方面的工作,撇开RF相关的内容,至少需要绝大多数实验室必须配置的东西:DC电源、万用表、烙铁(热风枪)。可以说无论多么小规模的实验室,这些东西总是不能少的。然后我们再一步步来扩展实验室的规模——回到开头的问题上:RF仪表是不是必要的?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可以不需要的。
现在多数无人机的无线通信系统(包括指令和视频)都是用的私有协议,就是说收发信机供应商提供了一套协议,包括调制解调、跳频等,然后收发信机的输入输出做成通用接口就可以了。
所以我们就有最简单的、连仪表都可以不用的方法:收发互测。
收发互测实际上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也是常用的,只要有编解码系统,也就是说能把具体的信号编码送给发射机同时另一头能把接收机收到的信号解码,那么进行收发互测就是可行的。
早期在TDSCDMA综测仪还只有星河亮点一家的时候,架基站测手机的事情并不是没有人干过的。这就是一种典型的收发互测,在3GPP所辖的范围内,这是有风险的,因为认证测试丁是丁卯是卯,如果在没有一个标准的参考系(譬如综测仪,频谱仪等)下研发出来,是不能保证你的产品能过认证的。
无人机通信,大多基于私有协议,所以不担心认证问题。
只是需要提醒一下,即便是用收发互测的方式,示波器还是需要一台的。一来示波器可以看眼图——从某种意义上说眼图是不是清晰,也是衡量接收信号信噪比的一种量度;二来各种基带信号和控制信号电平的检测,还是离不开示波器的。
另外就是衰减器。衰减器在这里最大的作用是模拟空间衰落。譬如我们在实验室里收发互测能通过,但是我们并不知道这种通信能维持多长距离,一种办法是跑到户外去实地测试(我们以前测试蓝牙耳机性能够不够用,经常也是两个人分站在实验室两个角落,用耳朵听耳机声音是不是清晰);另一种方法是就是用衰减器来模拟信号的衰落,诚然这只是一种近似,用attenuation来近似fading,但是会比较快捷,实验环境也简单。——扯一句题外话,我们本科有一门选修课叫科技英语,老师就是我后来的研究生导师,当时期末考试就有这么一道题目:用英文解释attenuation和fading的异同。。。
如果要做一点精确一点的测试,那么矢量网络分析仪就是必须的了。之前我们讲的都更倾向于定性而不是定量分析,所以至于衰减值或者损耗可以“毛估估”来近似;当我们希望能准确的看到数值是几dB的时候,至少需要一台矢网来对系统进行校准。
现在我们来升级一下,如果除了收发互测,我们还想看一看接收机性能(一般来说在无人机类平台上,接收机比发射机难做),我们还能测试哪些指标,需要哪些仪表?
首先必须强调一下,在私有通信协议下RF端如果要看接收机性能,基本只能看接收机前端(RF Front-end)的性能,因为一般的信号发生器是无法支持五花八门的私有协议的,因此就无法用它来测试完整的接收机灵敏度。
接收机前端,我们指包括了滤波、放大乃至模拟下变频的部分(到ADC之前的模拟信号),测试这一部分的性能,我们可能要用到两样东西:矢量网络分析仪和噪声分析仪。
矢量网络分析仪的主要目的是测试接收通道的增益、频率响应。而噪声分析仪则是用来测试接收通道的噪声系数。
这里想提一下噪声分析仪,因为这种仪表在很多手机公司的RF实验室都已经看不到了,作为一种纯RF仪表,它逐渐淡出的原因主要是手机SoC的接收通道集成度太高,很少有需要单独测试噪声系数的场景,而且集成在SoC中的接收机部分也没有留出可以测试噪声系数的接口。
但是在某些依然有前级LNA、模拟下变频或者单独的接收机(输出模拟射频或者中频信号而不是IQ)的情况下,噪声系数分析仪还是可以很直观的表征接收机前端的性能的。
很多公司都不做单独的噪声系数分析仪,而是提供噪声源和频谱仪配合使用测试噪声系数。为数不多的我记得只有Agilent也就是现在的Keysight有独立的噪声系数分析仪,同样齐名的还有当年Aeroflex的PN9000。
接着上面的问题:如果我们还想看看发射机性能,可能需要哪些仪表?
如果发射机不是单芯片(指那种基带与射频集成在一块芯片中)的架构,首先矢量网络分析仪还是有用的,也是用来测试通道增益和平坦度(频率响应)。
然后就是功率计。功率计在射频仪表中算的很“廉价”的了,根据探头类型的不同又分为平均功率计、峰值/平均功率计和宽带功率计,区别在于平均功率计只能测试平均功率(对峰值和burst完全无感)、峰值/平均功率计还可以测试瞬时的峰值功率、宽带功率计干脆可以测试各种调制信号。
我们用功率计测试主要是针对输出功率是否达标:最简单的场景下,可以用指令发射一组连续波信号,从而测试输出功率是否达到要求。鉴于私有协议下功率计很可能难以识别调制信号,所以用连续波测试输出功率不失为一种简便的方法(能很简便的看到发射机的输出能力如何),而且只需要最便宜的平均功率计就可以完成;如果要测试准确调制信号的输出功率,就可能需要后两种功率计——比较特别的情况下,有的产品用的是802.11系列协议(高通的骁龙系列就有无人机专用的),这时候用宽带功率计可以做到很准确的测试。
再进一步,如果我们需要考虑无人机通信系统的杂散发射(个人认为这种情况并不多见),那么频谱仪就派上用场了。当然我们并不需要很高级的频谱仪(譬如Agilent E4445或者R&S FSQ),到二手市场上淘一台老旧的FSEB就足够好用。一般来说如果要测试杂散发射,那么无源器件也会要有对应的配备,譬如带阻滤波器(用来限制发射机主信号以避免频谱仪过载乃至损坏)。
上面说的都是板级射频测试需要的仪表,其实对于做无人机而言,天线也是很重要的。当然绝大多数无人机厂商都不会有天线暗室——太贵而且并无必要性,但是矢量网络分析仪还是有必要的,至少天线的单端口参数可以在矢网上得到。
写到这里,我们综合一下,如果一个做无人机的公司,需要对无人机的射频参数作一些测试(测性能,而不作深究),那么我们推荐哪些设备呢?
- 矢量网络分析仪:这是万应灵丹,多面手,很多地方想得到想不到都用得着的,买个二手的8753绝对不亏。
- 功率计:射频仪表中最便宜的之一,使用方便快捷。
- 示波器:射频、基带都用得着,分析中频信号也可以用。
- 衰减器:配上一组衰减器(国产的就够用),组合做实验的时候就用得着了。
以上的种种解决方案,FindRF都有性价比很高的产品提供哦!亲们可以直接联系我们获取整套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