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图片
今天这篇文章的结论,会给很多伪专业、只懂堆叠技术参数的KOL们上一课,你们以为同款芯片大家”跑分”就一样吗?同样使用高通820,三星和小米交出的4G下行性能的答卷是有差距的:不仅支持的4G频段的”数量”差几倍,性能”质量”也各有不同。
一、前言
S7 edge两个芯片版本在下行速率上显然是有很大差异的,之所以要与iPhone6和小米5手机的一起比对曲线,是因为苹果针对4G的MIMO下行性能是具备测试条件的(见去年长微博),并早已展开优化研究;而小米5应该尚未针对4G的MIMO下行性能进行优化的(单根天线自身的性能是调优,并非MIMO性能)——这样我们就具备了两条可参考的性能曲线。
另外,需要提到,支持的频段越多,调试、优化起来限制条件就越多,相反,支持的频段越少,优化起来就相对容易。对于类似苹果、三星、华为这种支持30+频段的旗舰机来说,优化每一频段的性能,相当于在平衡木上表演空翻动作;而对于只支持十几个频段的手机来说,优化每一频段的性能,则相当于在艺术体操的宽大平台上做空翻动作,难度系数降低了不少。
二、结论:
结论说在前面——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从测试结果上,我有理由相信,使用三星自家芯片(Exynos8890)的S7 edge版本,在4G性能的研发过程中,很可能享受了三星研发团队更体贴细致的优化设计。
2.在所测的四个频段,搭载Exynos8890的S7 edge其4G性能均优于高通820版本的S7 edge。3.而从Band1的异常吞吐量数据上看,8890相比于820则可能存在更多的一些小bug,成熟度上略逊于高通。
4.对于同样使用高通820芯片的小米5来说,大部分情况下小米5的表现要劣于搭载820的三星S7 edge——这还没算上频段的难度:小米5只支持7个4G频段,而S7 edge支持的4G频段多达19个。
一点说明:由于测试的姿态和频段所限,以上结论可能并不足够全面、完善,我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判断“以管窥豹”——因此,“个人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但,以上已有的测试数据及其测试过程(MIMO OTA测试),我认为已足够专业且准确,如有厂商不服,或专业技术人员对测试方法、测试数据有疑问,我可随时聆听并可公开对测试相关的不足之处进行答复或澄清。对于普通消费者和用户,不建议你们对后续的文章进行细致阅读,原因,你懂的。
三、测试数据:
1.  我们抽取了FDD下的Band1和Band3,TDD的Band38和40进行专业的MIMO OTA测试,数据图线如下:
A . Band 1 (FDD)
B. Band 3 (FDD)
C. Band 38(TDD)
D. Band 40(TDD)
2. 测试条件说明:
测试姿态:Landscape 45,即横屏,45度倾角(Home键在右侧);
人手模型:双手模型握持;
测试环境: MultiProbe Anechoic Chamber(MPAC),多探头法MIMO OTA测试;
双手模型采用中国人手的尺寸,由瑞士Speag公司和中国HWA-TECH共同制作。
本文文首图中,右下角示例,为实际测试姿态。
此次摸底测试,仅完成了4个频段下的4G下载性能测试,并加入了人手模型。
未能覆盖所有频段下的测试,主要是测试时间、精力所限。
注:目前互联网厂商所谓“全网通”的手机,在4G方面,支持Band1/3/7(FDD)和Band38/39/40/41(TDD),即所谓“3+4”这7个频段,而苹果、三星、华为等旗舰机在为支持全球漫游的需要,在4G方面更会支持超过15~20个频段,加上2G、3G等制式下的频段,总体可能会支持超过30个频段(即5模30频)
3. 我们在三星S7 edge的8890芯片版本的Band1测试过程中发现其吞吐量出现了波动,12个角度的测试数据如下:
而高通820芯片版本的S7 edge在Band1及同一测试条件下未出现类似波动,测试曲线如下:

我个人推测是三星 Exynos 8890的一个bug,原因不明。
——该波动现象,在实验室内进行了复测,测试结果可重复。
——该版本的其他频段(Band3/38/40)MIMO OTA测试过程中,未发现类似波动。
四、MIMO OTA测试方法:
1. 关于此次进行所谓“专业”测试的方法,指的是MIMO OTA测试,使用关键词“吴醒峰+MIMO OTA”,百度可得较多讲解。
——“所谓专业的测试数据,相比于业余测试,是能够保证在公认的、确定的条件下,其测试结果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和精确度,且对描述项目的优劣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于实验室MIMO OTA测试的可重复性及比对测试相关数据,我今年有篇文章“Comparison Tests and Hand Phantom Standardization for Multi-Probe based MIMO OTA”,稍后上传分享一下。
2. 关于MIMO OTA测试方法的概括性介绍,单独会做一个3~5分钟的科普视频,用消费者听的明白的话做简介,最近这一、两个月等相关单位发布另行通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五、后记
“信号”是消费者从手机出现即开始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彼时还涉及到运营商网络覆盖的争论,当进入4G之后,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从专业角度,我更愿意把这个话题归类到“无线性能”的差异。
距离我到微博上对“手机信号”相关问题做专项“撕逼”已经一年多了,不过,消费类市场总是鱼龙混杂,在所有关于产品性能的爆料当中,有确为手机性能缺陷的问题,也有因消费者使用不当造成的误喷,更有竞争对手们之间处心积虑的互相构陷……自从加入到微博这个以撕逼、看热闹为家常便饭的团体当中,我享受了互动的乐趣,也生了不少无端的闷气。
消费类市场,大浪淘沙,最终剩下的将是最接近人们需要和热爱的产品,无论是那些吹牛的、看颜值的、还是我们这些只盯“技术参数”的工科男,现在都无所谓谁对谁错,你有你的立场,我有我的观点,时间将给出答案。
文章来源:@新浪实名微博吴醒峰

评论

<a href="" title=""> <abbr title=""> <acronym title=""> <b> <blockquote cite=""> <cite> <code> <del datetime=""> <em> <i> <q cite=""> <s> <strike> <strong> 

required